浙江日报(杭州)本报记者 蒋敏华
通讯员 郏恬甜 孙红年
建筑石矿、水泥用灰岩、膨润土……目前,安吉县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11种,矿业也一度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。如何管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?安吉县国土资源局局长陈志文给出的答案是,打好“节约利用、生态开发、创新管理”这一套组合拳。
近年来,安吉县恪守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GDP,走出了一条矿产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持续之路。
位于安吉县高禹镇的茅迪石矿,是一座年开采量40万吨的玄武岩矿。玄武岩矿是建筑石矿的一种,硬度较高,产品多用于高速公路建设。玄武岩矿在破碎过程中不能全部淋湿,因而摆放在堆场内会比一般砂石矿更易引发扬尘。眼下正是玄武岩矿的销售旺季,然而记者近日走进矿区,并没有看到尘土满天飞扬的场景。站在堆场旁的一个扬尘自主监测点,公司总经理鲍和根打开了PM2.5检测仪,数值显示为34微克/立方米,远小于1毫克/立方米的矿区环保要求。
鲍和根告诉记者,正是生产区域外围矗立的蓝色防风网,以及高尔夫球场专用的喷淋设施起了作用。“防风网能大大降低风速,而喷淋设备则会在扬尘时开启。这16个喷淋设备,按每天累计开启1小时计算,光是用水量就高达每天100多吨。”
按照安吉县创建市级绿色矿山的要求,茅迪石矿在防尘设施上已投入了1000多万元,占了矿山总投资的10%。除了加工全封闭、扬尘点喷淋、道路洒水等除尘手段,安吉还要求车辆在运输过程中,采取车辆加盖、轮胎冲洗等措施。“这一点已经超出了省级绿色矿山的验收标准。”安吉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朱清清表示。
茅迪石矿仅仅是安吉矿产管理的一个缩影。据朱清清介绍,近年来,安吉县在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上做足减法。2006年以来,当地相继关停、注销矿山46座,目前在产的10座均为绿色矿山;年开采总量也从560万吨降为260万吨。玄武岩矿为我省较为稀缺的矿种,市场需求量较大,但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,还是对总量进行严格控制。目前,安吉国土部门每年对在产矿山进行4次储量动态监测,严防企业越界越层违规开采。
除了在“减法”上下功夫,安吉县还特别注重对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。祥溢石矿是一座废弃矿山,距杭长高速安吉出口不到1公里,大面积裸露的山体看起来就像一个疮疤。近年来,安吉县对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不断采用新技术、新方法,祥溢石矿就采用了厚层基质喷播复绿技术进行治理,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,这废弃矿山从外观上看已与周边自然山体融为一体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安吉县共完成了62个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。
为加强监管执法,从2009年起,安吉县国土与水利、工商、公安、林业、环保、交通等10个相关职能部门,开展联合执法,至今已立案查处涉矿违法案件271起,全县大范围、大规模违法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得到遏制。
安吉县还在创新管理上下足功夫,建成了矿产资源视频监控系统,完成对县域范围内所有在采的矿山企业、机制砂加工企业、涉矿码头及西笤溪重点河段全方位视频监控,从而实现全方位、无盲区的实时监测。